[ 薑薑好的踢踏舞教室 ]
踢踏舞要跳的好,首先要注意的因素是什麼呢?
今天我們來談談,關於動作的基礎 --- 「穩定」是所有動作的前提。
踢踏舞的動作大多是單邊動作:一腳負責支撐,另一隻腳負責動作。因此單腳穩定站立的能力是所有動作的根本。
想像一條橡皮彈弓,如果要讓它將小石頭彈出去,一定要有固定的端點。所以每一次我們將腳抬離地面的時候,都需要身體的中軸做好穩定,然後送出腳去接觸地面發出聲音,所以穩定的程度將決定我們的聲音品質!(換句話說,中軸穩定後,支撐腳就會更穩定!)
讓你的腳「鬆而不軟」,像是武功的心法讓人摸不著頭緒!但簡單來說,就是要找到身體中軸的穩定力量,並將動作由近端帶到遠端。用flap來比喻就是從臀肌帶力量下傳到腳掌(不要傻傻的甩膝蓋啊….),這樣你就會覺得腳的動作是鬆而不軟的。(老師說的好像很簡單....)
即使踢踏舞者為了追求速度而將身體前彎,但中軸穩定仍然不可喪失。所以在談穩定之前,我們先來找到能夠產生最佳穩定的姿勢。你可以簡單的試試看,請先維持雙腳微開站姿,先吸一口氣:
1.吐氣的時候收縮小腹與屁股,你應該會感覺下腹與薦椎像三明治往中間靠攏。維持住並做下一步。
2.吸氣的時候把脊椎向上延長,同時延展胸口,你應該會感覺自己做到抬頭挺胸的感覺。
3.吐氣時繼續向上保持脊椎延展,並將肋骨向脊椎中心收攏,這時你會感覺好像穿著馬甲的感覺,但是沒有哦~你不用穿馬甲也可以做得到!
這時候你應該能感覺到脊椎舒服的直立,骨盆前後的肌肉微收,腹腔上下延展並得到支持。當你能找到這個脊椎中立的位置,試試看,你能單腳穩定站立嗎?
1.雙腳與肩同寬,腳尖朝前。
2.抬起右腳至大腿水平高度。
觀察:兩側腰間距離是否等長?或是一側縮短?兩側骨盆高度是否保持一致?脊椎是否保持直立?
3.放下右腳,換左腳操作。
站不穩、腿抬不起來、腰間距離縮短、骨盆高度改變的原因有很多:
1.骨骼、關節排列扭轉或是錯位
2.肌肉失憶或無力而產生代償
3.髖、膝、踝關節不穩定
4.骨盆前傾,核心無力
5.本體感覺的神經回饋延遲
如果靜態的單腳站立有困難,就別說跳舞的時候,另一隻腳還有蝦佛要忙了。因為支撐腳穩定不足,很容易被動作腳干擾!
穩定度不足會有哪些影響?首先就是活動範圍的限制。當身體感覺無法穩定時,會本能的限縮動作的活動範圍。於是腳抬不高、力量使不出來、節奏速度受侷限、轉圈東倒西歪、pullback跳不起來.......看看自己中了幾個?應該是不只一個吧!大家看到踢踏舞的腳很忙,卻忽略了每個動作都需要全身協調來完成,所以基本的穩定性缺失,全面的動作模式都會受到影響哦。
但也有一個可能,單腳站立的測試結果不好,但踢踏舞仍然跳的嚇嚇叫。話說....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機制,為了完成任務---代償是身體用來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方法。有些代償可能容易受傷、有些代償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哦!代償很複雜,若有相關的問題,建議你需要跟專業物理治療師諮詢哦!